20090510枋寮高中教師「老七佳部落」之旅
「老七佳部落」解說
「老七佳部落」位於屏東縣來義鄉與春日鄉交界處,座落在中央山脈山腰,四周環山,是現存排灣族石板屋群中最完整的部落,是現今排灣族石板屋群保存的最完整的部落,質量精美堪稱台灣的首選。部落內的石板屋結構依山而建,早期的石板須從遠方的七佳溪中,以人力合力運回部落。
「老七佳部落」入口處有一塊廣大的平台地,是日據時期的力里小學七佳分校遺址,穿過校園遺址,就可看見古樸的石板屋群,四十年前老七佳部落約有七十戶,民國五十二年政府辦理遷村到現在的力里山下,原有的石板屋乏人照看,逐漸荒廢敗壞;近年來文化意識的抬頭,讓老部落獲得新生的機會,開始有原住民搬回居住並努力重建。目前已有30餘間恢復舊觀,且石板屋的數量日益增多。
「老七佳部落」位於屏東縣來義鄉與春日鄉交界處,地理位置在力里溪上游的左岸,是現今排灣族石板屋群保存的最完整的部落。老七佳部落完整的石板屋群(70餘戶),座落在山腰上形成迷人景觀,質量精美堪稱台灣的首選,因此成為研究排灣族建築文化的重鎮,並為部落帶來了大量的遊客。
「老七佳部落」因產業道路開通,已成為南台灣最容易到達的舊部落,不過路況原始、路徑彎曲、險象環生,也為舊部落尋奇之旅增添不少探險氣氛。部落隨著有心人士的重建,景觀更獲得外界的讚譽,每到假日遊客絡繹不絕。
「老七佳部落」石板屋結構依山而建,早期的石板須從遠方的七佳溪中,以人力將一片片的石板合力運回部落。部落裡的原住民,進入石板屋內的第一件事就是生火,如此不僅可使室內保持溫暖,還可驅除蚊蟲。
「老七佳部落」的石板屋,因基地向後傾倒的機率不大,故石板屋前半部面積與重量,都比後半部為大且重;另外,為防止石板屋前傾毀壞,在前簷軒簷下架起木頭或石頭用以支撐,此結構稱為「扣柱」。石板屋頂的壓石,主要是由七根約六十公分的間距,用樹藤串連固定橫向排列竹子,並在竹子間用溪白石加強鎮壓的功能;溪白石與黝黑的屋頂石板,除形成對比美化的效果外,據說還有防火的功能。至於石板屋邊牆堆疊的技術,則是將較平整且面積大的石材,置於下方作為石牆基礎,再逐步往上堆疊,中空的部分則用碎石填補。
老七佳視野良好,東側為石可見山,北方南久保山、東北順著七佳溪谷遠眺可見中央山脈主稜的衣丁山與句奈山!
交通:
台1線南下至屏鵝公路
戰備跑道,左轉接屏132道路穿越沿山公路
經台糖大響營畜殖廠,再經玉泉村石頭營聖蹟亭往七佳部落(歸崇村),
或是快到水底寮的太源社區,左轉接屏136道路穿越沿山公路經台電變電所及玉泉村接屏132道路。到七佳的力里國小,左轉再走約3K到力里部落,再前進走約1K於白鷺一號橋前要右轉繼續走屏132線向東,再走約2.9K遇右岔路,此叉路若是步行者,沿溪直行到底有七佳吊橋,過吊橋後,有山路可接到屏132線車道;若是開高底盤車或是騎車
欲直接至老七佳部落,不要沿溪直行,要右轉
產業道路繼續沿屏132線上山,兩者最後會在產業道路交岔路口獨立屋會合,再繼續走產業道路就可抵達老七佳部落。(建議步行走七佳吊橋線,若走屏132線車道上山比較遠)
抵達七佳橋口,此處可停放車輛約5~6部,七佳橋完成於九十四年五月。
力里吊橋為七佳溪與力里溪雙溪匯流口,匯流口處有一民宅。
出發前大家先合照一張
過吊橋後直行至登山入口
前1/3路程是較陡的,速度可先慢一些,約需上升400公尺左右才抵達與產業道路交岔路口。
交岔路口旁邊有間獨立小屋
再走產業道路約30分鐘就可抵達老七佳部落, 海拔高度約600多公尺,腳程較慢者含休息時間約2小時內可完成。
入口處有廣大的平台地是日據時期的力里小學七佳分校遺址,及一塊刻有春日鄉老七佳部落的巨石。
老七佳部落美麗純樸的石板屋
原住民解說員『鄭超』先生的石板屋為以石板為基礎,木頭為樑柱,屋頂使用鐵皮,避免漏雨。因鐵皮隱藏的很好,不注意看不會發現。石板屋內部的擺設以 原住民早期生活用品為主,並可當成民宿容納12人左右。
中午大夥在此煮麵條用餐,煮麵用的礦泉水都是由大家分配合作由山下背上來的。
休息後聽『鄭超』先生的解說,『鄭超』先生口齒清楚,解說的很詳細,條理分明,讓遊客在很短的時間內,可以大致了解老七佳的歷史脈絡。
老七佳村最標準也最傳統石板屋建築,從日據時代保存到現在。同時也是『鄭超』先生的祖父查理法特所保留下來的。門窗很小,且入口處很矮, 可防止敵人滲透暗殺,被獵人頭。
屋頂並且可以開天窗採光,以前是用一塊活動的石板,現在則改良為使用玻璃。
幽默風趣的賴老師自願充當模特兒拍照,證明石板屋入口處很矮。
帥氣的解說員『鄭超』先生
大頭目家的漂亮的木雕,雕刻內容是不能隨意雕刻的,階級與所能雕刻的東西有關。
石板屋屋頂都會放白色石頭,據說是用來欺敵用的,遠看很像白色頭骨,可驚嚇敵方。
大頭目的家門口木雕
屋內祖靈柱是 支撐整個石板屋的負重蠻重要的一部份,底下會有個可以坐的地方,但那是給頭目或巫婆坐的,一般人不可以去坐;上頭會懸掛著戰利品。
黃連木下石板屋屋頂的白色石頭,美華老師的先生說明黃連木葉子揉碎有很香的龍眼味道。
白色石頭近觀,白色部份是由碳酸鈣或石英礦物結晶形成的。
『鄭超』先生在地上畫圖說明石板如何由遠方的七佳溪中,以人力合力 辛苦的運回部落。
排灣族存放祖先與親人的室內石棺,排灣族為蹲葬,人死後並不是放在外面,而是放在屋子裡的石棺內,放在裡面讓屍體自行腐化。因為所有的屍體都是放在裡面,因此變成骨頭後混在一起,也搞不清楚哪個骨頭是誰的了。
新建的石板屋,石材 由機器切割較平整且薄,顏色較淡。不像過去建造的,厚且不規則,顏色較深。
美華老師的公主與旻憲老師的兒子在老芒果樹下擺POSE。
守護老七佳部落的兩隻忠狗,整天一直陪伴著我們形影不離。
與解說員『鄭超』先生快樂的合照並說下週再見,碧霞老師下週 日要帶6-2的全班學生及幾位老師再來此一遊。
美華老師 與先生和女兒的合照,美華老師的先生是受過專業登山訓練的高手,今日之行只是牛刀小試。
產業道路路況良好,行駛高底盤車或機車都沒問題。
回程要注意交岔路口獨立小屋旁的小徑,走錯路要繞較遠的產業道路。
回程中小心的過木橋
僅容單人行走的小徑,要小心謹慎行走。
小徑旁的安全設施可保障登山客的安全
由上往下看的七佳溪,七佳橋上停了幾部來此戲水民眾的車子。
由上往下看的力里溪
力里吊橋完成於民國七十七年十二月,吊橋下有很多戲水的民眾。
溪邊有不少人在此野餐玩水,夏天時人潮較多, 暑假時更是人潮洶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