彩葉草

又稱:老來嬌、老少年、鞘蕊花變葉草

脣形科多年生草本

原產地:馬來西亞、澳洲

栽培:

培養土以通氣良好之腐葉土或肥沃砂質壤土為佳,80~70%光照為理想及排水需良好。植株莖方形,分枝少。葉片大而明顯,兩兩對生,通常為盾形或倒卵型,基部寬或狹,葉緣呈現不規則波浪狀淺鋸齒或深裂,變異甚大,顏色多種,或鑲嵌或斑紋。成株頂端會抽出花穗,花小,深藍或帶白色,沒有觀賞價值葉色彩富於變化,各色嵌雜,層次有序,色澤艶明,極為美麗。植株需光性強,充足光線有助於生長良好,葉片顏色五彩鮮豔;日照不足容易造成葉片發育不良,顏色變綠、花紋減少。老弱枝芽需時常剪除,以利其生長美觀。生性強健,栽培管理容易。

 

彩葉草原生於熱帶地區,如菲律賓、澳洲、爪哇等太平洋島嶼,是一種生長快速且觀賞期長的植物,具有繽紛的葉色及豐富的葉形變化。在臺灣高溫多濕、花卉選擇性少的夏季,彩葉草提供強烈的色彩對比,能創造出一般花卉植物無法達成的景觀視覺效果。不論是在花壇、庭園造景、組合盆栽的應用方面,都很突出,雖然不是草花,卻有草花色彩鮮豔的優點,且觀賞期更長,是夏季亮眼的觀葉植物。彩葉草生性強健,容易栽培的特性,很適合初學園藝者栽培。因具有耐高溫、耐貧瘠、抗病蟲害的特性,因此野外郊區亦可發現其蹤跡。

高約20~90公分,莖及分枝呈四方形,被覆著細毛及腺點。葉片為單葉,對生,具葉柄,一般為闊卵形至橢圓形,葉基楔形,葉尖盾形,葉緣呈粗或細鋸齒,甚至有波浪狀之起伏;葉面有絨毛,下表面具腺點;色彩變化大,一般以紅色為主,也有橙、黃、綠、暗紫、紫紅與白等及其鑲嵌色,堪稱植物界的「色彩之王」。

 
光線需求方面,以全日照下生長最好,葉片顏色最鮮豔,若栽培在日照不足的地方容易造成葉片發育不良,顏色變淡,花紋模糊,且會徒長。生育適溫在20∼30℃之間,冬天低於15℃時會造成生長緩慢,葉片顏色變淡,甚至全株死亡。耐旱及耐水性皆強,因此一般野地均可栽種。

彩葉草與辛香蔬菜「紫蘇」同為唇形科,故親緣相近,外形也相似。彩葉草因較食用的紫蘇多了豔麗的葉色,因此又稱為「錦紫蘇」、「金衣紫蘇」、「洋紫蘇」。此外,彩葉草葉形及葉色變化豐富,故亦有「變葉草」或「五色草」之稱。

繁殖:

繁殖可用播種及扦插法,扦插時採芽插法,適合於春、秋兩季進行,取長約10公分的插穗、插於川砂上,約10天左右可發根,應置於高濕度且陰涼的環境中,成活率較高。種子播種時溫度在25∼30℃最適當,種子發芽時好光,所以播種後不用覆土,經過6∼7天即可發芽,待長出2∼4對本葉時再移植到盆中栽培即可。

用途:盆栽植物及庭園植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