斑葉垂椒草

又稱:蔓性椒草

胡椒科多年生草本植物

原產地:熱帶及亞熱帶地區

栽培:

培養土以通氣良好之腐葉土或肥沃砂質壤土為佳,全日照及排水需良好。直立性植株、生長叢密。多年生草本;莖肉質,高 20~40 公分。葉互生,倒卵形,長達10公分左右,先端鈍圓或微凹,基部楔形;柄長約2公分。穗狀花序頂生,長達15公分;花兩性,小形,密生;雄蕊 2 枚。因葉形圓潤頗為討喜,故有圓葉發財樹及金錢樹之稱。

莖葉肥厚多肉, 葉面光滑有光澤,葉形、葉色依品種不同而變化。適合成長溫度為20-30℃, 不耐寒,10℃以下會停止成長,5℃以下會受寒害。 光線太強時不適成長。對空氣溼度要求不高,能忍受乾燥室內環境。植株耐陰、耐旱、少見病蟲害、極容易栽培管理,為良好的室內觀賞植物。

 

椒草的面貌多變。有的像藤蔓般垂墜,有的亭亭直立;有的濃綠,有的淺黃;有的葉片光滑如鏡,像上了層漆或蠟似的;有的鏤著西瓜般的紋絡,喜感十足;有的皺著一張臉。由於樣態變化多端,極具觀賞價值。品種繁多,大約有一千多種,目前台灣常見的品種有蔓性椒草、西瓜皮椒草、皺葉椒草、圓葉椒草及玲瓏椒草等。

多數品種的椒草,葉片均厚而多汁,葉形則有圓形、卵形及心臟形,由於沒有粗壯的莖支撐植株,因此即使是直立生長的圓葉椒草品種,植株最高僅約30公分。

與一般觀葉植物相較,椒草對低溫的承受能力顯然較高,生長適溫約攝氏25度,卻可以忍耐攝氏12度的低溫,但這已是極限,否則將導致生長緩慢或停止。

椒草最喜歡擁有半日照或明亮的散射光的環境,綠色葉片的椒草品種,由於含有豐富的葉綠素,在光線微弱的環境尚能生長良好,但斑葉品種因本身缺乏葉綠素,一旦光線不足,會促使植株產生大量葉綠素以維持生命,原本極具觀賞價值的斑紋將因而消失,因此在室內種植椒草,最好放置在光線明亮、但避免陽光直射的地方。

由於葉片肥厚多汁,連莖部也能貯存水分,因此椒草對水分要求不高,水分過多,反而可能造成莖葉腐爛,必須等盆土表面完全乾燥再澆水,夏天約2天澆一次水,冬天則5-7天澆一次水即可。椒草的生長緩慢,消耗肥料的速度也慢,因此不必經常施肥,也不必每年換盆,除非植株生長得太茂盛,可在春天時修剪或分株。

椒草雖是觀葉植物,但也會開花,夏、秋季節,白色或淺綠色的穗狀花序會自葉叢中飛嘯而出,在綠葉襯托下,別具一種灑脫的美感,不過花朵凋萎後,應予剪除,以免影響葉片的生長。

繁殖:

分株、枝插及葉插。春季行插枝, 剪取頂端壯實葉片的枝條約10㎝,帶3-4枚葉片,扦插後保持土壤濕潤,約三週即可發根。或葉片扦插於濕潤沙床,成活率極高。

用途:室內小盆栽植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