繡球花

又稱:八仙花、紫陽、洋繡球、雪球花

八仙花科八仙花屬 落葉小灌木

原產地:中國、日本

栽培:

培養土以通氣良好之腐葉土或肥沃砂質壤土為佳忌鹼性,排水需良好。繡球花屬落葉性灌木,老枝粗壯,有明顯皮孔。葉具短柄,對生,葉片肥厚,光滑,橢圓形或寬卵形,先端銳尖,長10-25公分,寬5-10公分,邊緣有粗鋸齒。聚繖花序頂生,小花密集成球團形,花白色、藍色或粉紅色,成簇開花極為美觀,顏色鮮豔多變,栽培常會改變花色,這是土壤中化學其特色是同株異地成分改變花中色素之故,土壤含鋁、鐵元素多時呈天藍色,普通量呈紅紫色,含量少時粉紅色。欲使紅花變藍色可在土壤澆明礬水。

 

繡球花本來是野生種,花團很疏鬆,但有花蕊;每一朵花有瓣狀萼4-5片非花瓣;偶爾可見正常花,花瓣4-5片,小形,雄蕊在10枚以內,雌蕊極度退化,花柱2-3枚。

 

經過改良那些有花蕊的小花都退化了,幾乎全為無性花,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無蕊小花的集合體,使得它的觀賞價值大大地提高,但相對地,它也失去了結果能力,只有靠扦插法才能繁殖。所以現在所看到的那朵朵小花,是繡球花的花萼,而不是花瓣。

繡球花的花朵大型,花色豔麗,花序排列有三種形態分別為球形、半球形與扁平形,台灣一般所見的商業品種都是頂生球形繡球花,因為它極似中國古代婚慶迎娶的繡球,因此非常適合年節喜慶的擺設。

 

繡球花在自然生育地的情形是:當花芽分化接近完成時,時序也開始進入冬季,此時因氣溫嚴寒,繡球花開始落葉並進入休眠狀態,一直要等到隔年春天溫度回暖時,芽體才開始萌發並準備開花,約5-6月時開放。

在台灣因為冬季達到其自然生育地的低溫之累計時間很短,必須藉由低溫冷藏設備加以精確控制,不但可確保生產的品質,尚可縮短生產時程或分散產期。因此人工生產過程是三月至六月間切取插穗扦插,七月前摘心,於夏末移至海拔1000-1500公尺以促進花芽形成,待花芽分化成熟可移入4-7℃的冷藏庫中,約6-8週後移出,於設施下進行促成栽培,如此可將花期提早至二、三月。

 

花色的調整,開始調整萼片的顏色最恰當的時期就在繡球花營養生長階段。花色控制的方法是調整介質內鋁的有效性。當環境提供的有效性鋁增加時花色呈現藍色,隨著鋁有效性的降低花色逐漸轉為粉紅色,當環境缺乏管理或任其生長時,繡球花常會呈現令人不悅的混雜顏色。

一般栽培粉紅色萼片時,介質的pH值應介於6.0-6.5,在這個範圍內鋁元素處於有效性的邊緣,可以使萼片呈現粉紅色。而栽培藍色花介質溶液需含有充裕的鋁及低量的磷,而介質pH值應介於5.0-5.5之間,在這個範圍內鋁的有效性比在高pH值時為高,可促進鋁的吸收。所以培育粉紅色植株最好使用磷酸將灌溉水之酸鹼值調整至6.3,而栽培藍色花需利用硫酸或檸檬酸將灌溉水之酸鹼值調整至5.3,但不要使用磷酸調整,因為磷會降低鋁的有效性。

洋繡球性喜溫暖潮濕,最適合的生長溫度為15∼23度C,在炎熱的夏季只要定時澆水,保持土壤潮濕或者不定時在葉片上噴霧即可度暑 。也可在植株下放一水盤,避免土壤乾燥。繡球花怕吹風,風速高會使葉片水分散失很快,葉片容易下垂,對土壤和肥料的要求不算太高,只要使用普通栽培介質即可。

繁殖:

繁殖在早春萌芽,剪枝扦插插穗宜選短而肥碩健壯的枝條,每段約 6~10公分,插於河砂或細蛇木屑中。

扦插時要注意,因為繡球花的葉片很大,扦插時要注意相鄰的葉片不要互相壓迫到頂芽,否則會造成頂芽死亡,可以將葉片剪去一半減少碰觸的機會,但也不行全部剪除,若無葉片會因植物體內累積的產物量降低而導致發根延遲。發根一般約需三到五星期,當插穗根系發展完成時必須立即上盆,否則若繼續放置插床內可能使生育廷遲、新葉發展停滯。

用途:花壇、盆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