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椿

又稱:椿樹、香椿樹、紅椿、春芽樹、鄉愁木

楝科落葉性喬木

原產地:中國大陸

栽培:

栽培土不拘,以表土深厚之肥沃砂質壤土為佳,日照及排水需良好。葉一回羽狀複葉,濃綠色披針狀,生性強健,對環境及土壤適應力強,栽培處以全日照為佳,微遮陰亦可。冬天落葉為正常現象,於隔年春季即可長出新芽,可做為庭園造景,嫩葉可食亦可做為蔬菜作物栽培。


香椿是中國古代代表父親長壽、強健的「爸爸樹」,原產於中國大陸,1915年引進台灣。樹高可達8公尺,葉互生,偶數羽狀複葉,小葉7∼20對,卵狀披針型,細鋸齒緣,新芽紫紅色,嫩芽和嫩葉可食用。

 
木材耐腐常用於建築、車輛、船舶建造;又木材略帶紅色、木質細緻是製造家具優良木材,所以又有中國桃花心木的美稱。

落葉性喬木,全株具濃郁氣味,樹皮赭褐色,片狀剝落,幼枝被柔毛,葉互生,具長柄,紅色至暗紅色,基部膨大,偶數羽狀複葉,長25~50cm小葉10~22對,對生或近對生,具小柄,小葉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,全緣或疏細鋸齒緣,上面深綠背面淡綠色,脈上具長束毛,圓錐花序,頂生,芳香。花瓣白色5瓣,卵狀橢圓形,蒴果橢圓形或卵圓形,種子橢圓形有翅。花期5~6月,果期8~9月。

香椿樹的嫩芽帶有一股特殊的氣味,俗稱「香椿」,它是做小菜常用的香料,從漢代開始民間即風行吃香椿,春雨前剛發芽的香椿其嫩無比,有言「雨前香椿嫩無絲」,吃香椿就是吃「春香」。

近年飲食回歸自然,食用野菜又成風尚,專家學者也研究出香椿的抗氧化性高居蔬菜之首,在種植過程中又不需農藥及化肥,是當紅的夏季蔬菜,各種食譜也應運而生。最簡單的是做成「香椿醬」,將去掉纖維的香椿葉洗淨晾乾,加入橄欖油及少許鹽巴,即可打成香椿醬,存在冰箱裡隨時可以小兵立大功,為食物帶來提味的效果。

 

每年農曆三月份,正是香椿芽上市的大好季節,它不僅能烹調出各種特色菜肴,還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、潤澤肌膚、抗菌消炎、殺蟲的作用,深受人們的喜愛。

美中不足的是香椿中亞硝酸鹽含量較多,研究人員對市場上的新鮮香椿檢測後發現,香椿中亞硝酸鹽的含量為157~160毫克/公斤,遠遠超出食物中亞硝酸鹽的安全含量。若大量或長期攝入亞硝酸鹽含量如此高的香椿,不僅會危及人體的健康,還存在著誘發腫瘤的潛在危害。

安全食用香椿的方法,為了降低香椿中亞硝酸鹽的含量,最可取的方法是清洗後用100℃的沸水川燙30秒鐘,香椿清洗後與雞蛋混炒雖可降低亞硝酸鹽的含量,但其含量仍然超標。此外,香椿在存放的過程中,亞硝酸鹽的含量會增高,因此,食用香椿時除了要用沸水燙一下外,還應儘量縮短香椿存放的時間。

繁殖:

可用播種及扦插,但以播種法為主,春季為適期,栽培土不拘,以排水良好為佳,待苗發芽並生長良好時定植。

用途:食用、花壇 、觀賞植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