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顧茅廬

  諸葛亮,字孔明,三國蜀漢琅琊陽都人,生於漢靈帝光和四年(西元一八一年),卒於蜀漢後主建興十二年(西元二三四年),享年五十四歲。劉備即位後,拜他為丞相。後主建興初年,以丞相封為武鄉侯,領益州牧,卒後謚號忠武。諸葛亮生有巧思,曾經製造木牛流馬,推演八陣圖。

  孔明生逢亂世,年輕時隱居在襄陽隆中,躬耕自奉,但是胸懷大志,希望有朝一日,能一展抱負,為社會盡力。他常自比管仲和樂毅。

  他和劉備本來不認識,兩人的風雲際會,完全是徐庶促成的。劉備在新野(金河南省)和曹操對抗時,全靠徐庶替他策畫。曹操知道徐庶很有才能,也想重用他,就用計把徐庶的母親騙了去,再偽造一封徐母的家書叫徐庶去見她。徐庶怕母親為難,只好離開劉備。臨走時向劉備推薦曾被他譽為臥龍的諸葛亮,說他是曠世奇才,如果想成就大業,必須請他輔助。另有當時名士司馬徽,也在劉備面前極力稱讚諸葛亮的才能。劉備覺得諸葛亮正是一位可以共圖大事的最佳人選,,於是決心去敦請他出來。

  為了表示對諸葛亮的尊敬,劉備親自到襄陽城外十公里的隆中去拜訪他。碰巧諸葛亮外出閒遊,只得悵然而歸。過了幾天,他打聽到諸葛亮已經回家,又立刻趕到臥龍岡去。到達時,諸葛亮卻又外出訪友去了,只見到他的弟弟諸葛均。劉備無可奈何,只好寫了一封信留下來。信中除了表達仰慕的心意外,並預約改日再去候教。

  過了一段時間後,已經是第二年的春天了,劉備覺得很需要諸葛亮這樣的人才,非請到他不可,於是選定吉日,齋戒三天,沐浴熏香,然後前往諸葛亮住的茅廬。這次沒有白跑,諸葛亮在家,不過正在午睡。劉備不敢驚動他,一直站在那裡等候。等了很久,諸葛亮醒來,才請劉備進去。分賓主坐定後,劉備很謙恭地向他請教安邦定國之計。諸葛亮暢談天下大勢,分析當時情形。劉備大為歎服,很誠懇地請他出來相助。諸葛亮被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所感動,就答應了。後來輔佐劉備取荊州,定巴蜀,聯合東吳抗拒曹操,形成三國鼎立之勢。

  劉備三次拜訪諸葛亮的故事,後來衍生成「三顧茅廬」這句成語,用以比喻虛心求才,再三敦請賢能。
 
原文:孔明有王佐之才,嘗隱草廬之中。先主慕其令名,乃三顧其廬。
譯文:孔明有輔佐帝王建業的才器,曾經隱居在隆中的草廬中。劉備仰慕他的好名聲,三次親往拜訪。

★本文轉載自國語日報社出版李炳傑編著「幼學瓊林的故事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