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理學大成的朱熹

  朱熹,字元晦,又稱仲晦。晚年時號晦翁,又號晦菴、雲谷老人、滄州病叟、遯翁、雲臺隱史、仁知堂主,學者稱他為紫陽先生和考亭先生。他是宋朝徽州婺源(今江西省婺源縣)人,生於高宗建炎四年(西元一一三○年)九月,卒於寧宗慶元六年(西元一二○○年)三月,享年七十一歲。高宗紹興年間登進士第時只有十八歲,歷官轉運副使、煥章閣待制、祕閣修撰、寶文閣待制。註編的書很多,計有周易本義、儀禮經傳通解、太極圖說解等。

  朱熹的父親韋齋,在朱熹出生前曾找一位地理師擇地,問地理師他一生的富貴如何。地理師說:「富也只如此,貴也只如此。生箇小孩兒,便是孔夫子。」後來生下朱子,果然是一代大儒。朱子的命運好像冥冥中早就註定的。

  朱熹是集有宋一代理學大成的人,主張居敬窮理,認為那是修身治學的兩大工夫。晚年講學於建陽的考亭,人稱他的學術叫考亭學派。著作博大精深,對後世的影響很大。尤其是《四書集註》一書,宋朝以後的科舉考試都以它為範本。還有他曾在廬山建立白鹿洞書院,列出教條,是第一個提出教育宗旨作為書院精神和理想的人。

  理學和心學在理論上是不相入的。朱子曾在他的老同學呂東萊的安排下,和講究心學的陸九齡、陸象山兄弟,於宋孝宗淳熙二年(西元一一七五年)四月,在江西鉛山縣的鵝湖寺舉行了一次學術辯論。朱熹認為做學問應先博覽,然後求精求深,變簡變易,才不致流於空疏。陸象山兄弟覺得朱子這樣教人未免過於支離,強調做學問先要明本心,識大體,才不會流於瑣碎。但朱熹卻認為二陸教人實在過於簡單,由於彼此各執己見,沒有交集點,所以當時並沒有得到結論。後來朱熹做了一首絕句詩:「川原紅綠一時新,暮雨朝晴更可人。書冊埋頭何日了,不如拋卻去尋春。」這正合陸象山所強調的做學問要明本心、識大體的論點,所以當陸象山讀了那首詩以後,很高興的說:「元晦到現在總算領悟了。」

  其實朱熹作的詩,大部分還是在論述學說思想的,並不像陸象山所想像的那樣。在朱熹的思想體系中,「太極」是宇宙的本體,而「太極」是什麼呢?他解釋說:「總天地萬物之理,便是太極。」他認為除了統體是一太極,一物又各具一太極,他有一首<春天>詩說:

  勝日尋芳泗水濱,無邊光景一時新。
  等閒識得東風面,萬紫千紅總是春。

  意思是說:在一個天氣晴和的日子裡,我到野外去遊覽賞花,走到了泗水(一名泗河,在山東省中部)岸邊,無窮的風光讓人頓時覺得眼睛一亮。無意間領略到春風的面貌,看那百花盛開,萬紫千紅,都是春色啊!

  詩中就以「東風」、「百花」(個體)和「春」(總體)來證實他的理論,不露痕跡地把他的哲理包容在寫景的詩句中。

  另外他有<觀書有感二首>詩說:

(1)半畝方塘一鑑開,天光雲影共徘徊。問渠那得清如許,為有源頭活水來。
(2)昨夜江邊春水生,艨艟巨艦一毛輕。向來枉費推移力,此日中流自在行。

  第一首的意思是說:半畝地大的方形池塘,清澈透明得像一面鏡子,天上的光影和雲彩來回地在水面上移動流轉。要問這池塘為什麼會這樣清澈明亮,原來是因為源頭處有活水不斷地流進來呀!

  第二首的意思是說:昨天晚上,江邊的春水漲高了,在江中行駛的大船巨艦,輕快得像一根羽毛。從前水淺的時候,要推動它可是白費力氣,現在船在江心裡,可以自由自在地行駛。

  這兩首詩也是在說理。邱燮友、劉正浩教授註譯的《新譯千家詩》說:「朱熹為理學家,作詩也帶有哲理,深富理趣。第一首的觀書有感,是以半畝方塘來比喻虛靈不昧的心,由於有源頭活水來,使它永遠清澈明淨。第二首的觀書有感,是以江上巨艦來比喻理性的流行,可以自由自在,毫不費力地隨春水而流轉。」

  陸象山的主張和看法雖然和朱熹不同,但朱熹對他的氣魄卻十分佩服,在鵝湖寺會談六年後,當陸象山漫遊到南康時,朱熹還請他到白鹿洞書院講學。陸象山在書院發表了一篇「君子喻於義,小人喻於利」的演講,因為義理精辟,深合白鹿洞書院的教育宗旨,朱熹便把這次演講的精義刻在石上,作為學生的座右銘。前人為學術而作的奉獻,實在值得後人敬佩和效法。

★本文轉載自國語日報社出版李炳傑編著「千家詩裡的故事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