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母院/Chathedral de Notre Dame
從東面公園看聖母院尖塔
位於巴黎市發源地西提島 (Ile de la Cite)上的這座歌德式建築龐大傑作,不論在地理位置或是心理位置上,都可說是巴黎的中心。在聖母院正門前的廣場上,有一個銅製星狀巴黎市中心徽,凡法國各地與巴黎的距離均以此為Zero (起點) 計算,聖母院可說是名正言順的巴黎之心。

  2000年來,聖母院所在地一直是人們宗教上的殿堂,在羅馬統治高盧時期,巴黎市初發發軔於西提島時,這裡就建有一座羅馬神殿;而後隨著基督教的傳入,神殿也改建為基督教堂。西元1159年,Maurice de Sully主教決定在西提島上,建造一座足以媲美12世紀初由Suger大修道院長所蓋的St.Denis修道院(哥德式建築的始祖) 的大教堂。

  西元1163年,聖母院在教皇AlexanderⅢ命令下開始興建,是時法王為LouisⅦ。教會和皇室共同出錢,召集了當時最好的石匠、木匠、鐵 匠、雕刻師、玻璃製造者,在虔誠的宗教熱情中共同為建造當世最大教堂而努力,而當時的建築師就是西提島另一座教堂SainteChapelle的建造者 Jean de Chelles和Pierre de Montreuil。西元1354年,教堂落成,和當初的設計圖完全相同。

   西元1239年,聖母院取代一向的加冕場所SainteChapelle成為St.Louis加冕典禮的場地;從此,聖母院就在法國歷史的宗教和政治上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。1302年,法王Philip the Fair要求聖母院為軍事將領舉行宗教儀式,此舉使聖母院逐漸開放給各項重大的儀式,做為舉辦場地。

  在聖母院曾舉行過的加冕典禮中,最令人記憶深刻的當數1804年12月2日的拿破崙加冕儀式;當天教堂內外佈置的美輪美奐,教皇Pius Ⅶ 也遠從教廷來此主持典禮,沒想到不可一世的拿破崙竟從教皇手中取過皇冠自行加冕,然後再以皇帝身份為自己的皇后約瑟芬加冕,把旁觀的人群和聖壇上的教皇都 給驚呆了!這幅畫面後來被畫家David繪成一幅巨畫,目前存放在羅浮宮中(凡爾賽宮另有一幅仿畫),觀畫時不妨細看畫中人物臉上的表情。

  而隨著帝制結束,聖母院在缺乏各種儀式的櫬托下,逐漸受到冷落,直到1841年,法國作家Victor Hugo(雨果) 以聖母院南塔鐘樓為背景的小說The Hunchback of Notre Dame(鐘樓怪人)出版後,人們才又對這座巨大的哥德式建築注意有加。不久,在建築家Violletet Duc帶領下,一個工作小組開始重整、修護聖母院,這項工作花了23年的時間,他們重新雕刻、安置採色玻璃窗、去除多餘的裝飾、修整屋頂和上曾部分、重新安排大門和參拜道,並增建中央高塔,終成今日模樣。

  在普法戰爭和二次大戰中,由於保護得當,使得這座法國歷史最佳見證的大教堂得以完整保留。1944年8月26日法國光復當晚的美妙讚美詩演唱、 1970年11月12日戴高樂將軍的感人告別彌撒、1974年4月6日龐畢度總統的莊嚴喪禮、1980年5月31日在教皇若望保碌二世 (John Paul Ⅱ) 於聖母院前廣場舉行祝福彌撒後的動人「聖母頌」演唱……,都是令巴黎人津津樂道的「聖母院事蹟」。

  聖母院的歷史固然引人,但今天遊客初至此地所發出的驚歎,卻絕大多數是對建築本身的繁複之美所產生的感覺。該建築雕工精緻的三座拱門、繁複之至的室外 支撐拱壁、色彩絢爛無比的彩色薔薇窗、造型獨特的獸形排水口、主側翼交會處的高塔、和正門左右兩側的方形塔樓,在在令人讚歎不已。其中,建於19世紀的高 塔雖不受到建築專家的稱許,但攀登其上卻可看到巴黎市區美麗的景色,是觀光客密集度最高的地方。